行进中国|宜居锦州:绿水青山入画来
行进中国|宜居锦州:绿水青山入画来
行进中国|宜居锦州:绿水青山入画来初夏的上午,趁着天气凉爽(liángshuǎng),李秀松带(dài)着小孙子(xiǎosūnzi)来到家附近的锦州东湖森林公园散步。沿河而建的公园里,前来运动、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,还有很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。
“以前这边的河水又黑又臭,夏天我们都不敢开窗。现在治理好了,水清岸绿(lǜ),我们天天来这儿锻炼,孩子们也愿意过来玩(wán),空气好,心情更好!”李秀松(lǐxiùsōng)的话,道出了很多锦州市民的心声。
东湖森林公园水清岸(shuǐqīngàn)绿。人民网记者周颂雪摄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锦州市坚持治山、治水、治城(zhìchéng)一体推进,将生态修复成果转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。
城市(chéngshì)的生态之美,离不开青山的点缀。
曾经,锦州市内的(de)南山因为山体破损、植被稀疏,被列入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,开启了它的蜕变之(zhī)路。
“南山(nánshān)公园工程曾两次被(bèi)评选为年度‘锦州百姓最关注的十件大事’之首(shǒu)。”锦州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彪告诉记者,为了给南山披上绿装,锦州市采取了绿化养护、设施维修、环境保洁、安全保卫等一系列措施,在(zài)南山公园先后栽植树木花卉3万余株,维修1500余处栈道、台阶、路灯等各类设施,清理垃圾(lājī)180余吨。
治理后的南山公园。锦州市委宣传部供图(gōngtú)
如今的南山(nánshān)公园空气清新、环境优雅、健身器材齐全,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“我是(shì)看着南山从荒山变成大(dà)花园的”,李欣卓的工作单位就在南山公园脚下,“以前午休就窝在办公室里打游戏,自从南山公园建好后(hòu),中午我和同事们都爱组团来这儿,一边(yībiān)锻炼身体,一边欣赏美景。”
不仅南山,在锦州以“治山”重塑城市生态基底(jīdǐ)的(de)行动中,紫荆山也成了城市的绿色明珠。
紫荆山(zǐjīngshān)公园位于锦州城区东部的(de)紫荆山,由紫荆山景观路、山顶生态公园和紫荆朝旭迎宾广场组成(zǔchéng)。2021年,锦州市在紫荆山新建了一条全长10公里的登山步道,不仅提高(tígāo)了户外健身的承载能力,还对周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善,进一步美化了公园整体环境,并重现了锦州老八景(bājǐng)之一的“紫荆朝旭”。
每天晚饭后,于振国大爷(dàyé)都会和老伴来公园(gōngyuán)走上两圈,“现在的紫荆山公园和以前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(tiānrǎngzhībié),每次来这感觉(gǎnjué)都像进入了一个‘天然氧吧’。而且重修后的公园道路很宽敞,登山步道也很平缓,走起来一点也不累。”
“臭水沟”变“幸福河(hé)”
水(shuǐ)是城市的血脉。锦州市充分利用小凌河(línghé)、女儿河、百股河等河流的自然优势(yōushì),打造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水环境,再现了“锦水回纹、凌河烟雨”的城市美景。
这几年,锦州市以梯次推进的节奏,压茬实施(shíshī)小凌河生态治理,累计建成(jiànchéng)了54公里的滨河(bīnhé)生态廊道。在此基础上,又沿小凌河修建(xiūjiàn)了10余公里的绿化带,并将小凌河北岸129万平方米的河滩荒滩树林全部纳入进来,建设东湖森林公园。
市民在东湖(dōnghú)森林公园里健身。人民网记者周颂雪摄
公园集运动健身(jiànshēn)、亲水休闲、生态涵养于一体,88处(chù)球类场地(chǎngdì)、43组健身设施群、21座亲水观景台交叉林立。公园里活跃着冬泳、健步走、健身操等80余支群众健身队伍,夏季每天来这里(zhèlǐ)健身运动的人数超过5万人。
“今天的运动量(yùndòngliàng)够啦!”张顺全大爷披上外套,心满意足地说道。自从东湖森林公园建好后,这片水域就成了(le)游泳爱好者们的天然乐园。“前些年这地方就是(jiùshì)臭水沟、烂树林子,别说游泳了,路过我都绕着走。真没想到(zhēnméixiǎngdào)现在能变得这么美!”
为从根本上解决污水(wūshuǐ)直排问题,锦州市加大(jiādà)城市(chéngshì)黑臭水体整治力度,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,彻底消除生活污水收集空白区,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。
城市的水脉“清”起来,不仅提升了(le)市民的幸福感,也吸引了黑脸琵鹭、东方白鹳等众多(zhòngduō)珍稀鸟类到这里驻足、栖息。
在大凌河口滨海(bīnhǎi)湿地栖息的野生丹顶鹤。人民网记者周颂雪摄
大凌河口滨海湿地上,观鸟爱好者白雪努力压低嗓音,“看,是丹顶鹤!”顺着她手指的(de)方向,记者(jìzhě)看到,几十米(jǐshímǐ)开外,一只野生丹顶鹤正在芦苇荡中悠然觅食。“能这么近距离(jìnjùlí)地拍到野生丹顶鹤,实在是太幸运了!”白雪不停地按着快门。
曾经,由于围海养殖导致盐沼植被逐渐退化,大凌河入海口的(de)自然(zìrán)湿地生态系统功能(gōngnéng)受损。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弛介绍说,锦州市先后(xiānhòu)投入2100余万元实施大凌河口生态修复(xiūfù)项目,共修复滨海湿地190公顷,修复岸线1000米,有效遏制了滨海湿地植被的退化趋势,实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,“红滩绿苇、鸥(ōu)鹭齐飞”的画面又回来了。
有了(le)良好的生态底色,锦州市多管齐下,发力交通、绿化、管网改造等多个领域,精塑(jīngsù)肌理,让城市更宜居宜业。
2022年11月,东湖大桥建成,有效改善了小凌河(xiǎolínghé)两岸交通拥堵状况;2024年2月,福州街桥通车,增强(zēngqiáng)连接线与(yǔ)沿线相交(xiāngjiāo)道路节点的通行疏解能力;2024年8月,女儿河南大桥翻建完毕,更名为天鹅湖大桥,由原双向4车道升级(shēngjí)为双向6车道,大幅提升承载量。
随着一批桥梁相继竣工通车,锦州市完善城市路(lù)网的节奏也在加快。吉祥南街(jiē)、南京东路等多条“断头路”被打通;新民北街、太和街铺设沥青路面2.08万平方米,方砖5909平方米;全市维修沥青路面24.4万平方米,疏浚排水管线及(xiànjí)暗渠近(jìn)20公里……
基础设施的(de)改造升级,提升了城市的功能性和市民出行的便利性。“这两年新建(xīnjiàn)了不少桥,很多路段也平整翻修了,感觉开车上路心情都(dōu)更好了。”出租车司机薛成笑着说道。
为了提升地下管网(wǎng)系统的(de)安全性、可靠性和运行效率(xiàolǜ),锦州市持续对燃气管网、供水管网、供热管网和排水管网进行改造。王彪(wángbiāo)介绍说,2022年至今,锦州市已累计改造各种管网超过4300公里,有效减少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等各类问题,确保公共服务安全。
锦娘路(lù)西南角完成绿化景观提升改造。锦州市委宣传部供图
四年来,锦州市先后完成锦娘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、松坡路与锦朝街(jǐncháojiē)交叉口绿化等多个项目,建成40余处(yúchù)口袋(kǒudài)公园,打造出城市的“金边银角”,补齐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、老城区公园绿地不够的“短板”,让市民(shìmín)真正实现了开窗见绿、出门入园。
绵延数十公里的锦州滨河路(bīnhélù),以北普陀山南麓(nánlù)的锦凌水库为起点,沿着小凌河流域市区段穿城而过(chéngérguò),直至秀美的南山公园。漫步在滨河路上(shàng),锦州山水相依,绿树成荫,生态宜居的美好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。
(那其灼、王斯文、汤龙、邱宇哲、孝媛(xiàoyuàn)、周颂雪)
初夏的上午,趁着天气凉爽(liángshuǎng),李秀松带(dài)着小孙子(xiǎosūnzi)来到家附近的锦州东湖森林公园散步。沿河而建的公园里,前来运动、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,还有很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。
“以前这边的河水又黑又臭,夏天我们都不敢开窗。现在治理好了,水清岸绿(lǜ),我们天天来这儿锻炼,孩子们也愿意过来玩(wán),空气好,心情更好!”李秀松(lǐxiùsōng)的话,道出了很多锦州市民的心声。
东湖森林公园水清岸(shuǐqīngàn)绿。人民网记者周颂雪摄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锦州市坚持治山、治水、治城(zhìchéng)一体推进,将生态修复成果转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。
城市(chéngshì)的生态之美,离不开青山的点缀。
曾经,锦州市内的(de)南山因为山体破损、植被稀疏,被列入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,开启了它的蜕变之(zhī)路。
“南山(nánshān)公园工程曾两次被(bèi)评选为年度‘锦州百姓最关注的十件大事’之首(shǒu)。”锦州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彪告诉记者,为了给南山披上绿装,锦州市采取了绿化养护、设施维修、环境保洁、安全保卫等一系列措施,在(zài)南山公园先后栽植树木花卉3万余株,维修1500余处栈道、台阶、路灯等各类设施,清理垃圾(lājī)180余吨。
治理后的南山公园。锦州市委宣传部供图(gōngtú)
如今的南山(nánshān)公园空气清新、环境优雅、健身器材齐全,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“我是(shì)看着南山从荒山变成大(dà)花园的”,李欣卓的工作单位就在南山公园脚下,“以前午休就窝在办公室里打游戏,自从南山公园建好后(hòu),中午我和同事们都爱组团来这儿,一边(yībiān)锻炼身体,一边欣赏美景。”
不仅南山,在锦州以“治山”重塑城市生态基底(jīdǐ)的(de)行动中,紫荆山也成了城市的绿色明珠。
紫荆山(zǐjīngshān)公园位于锦州城区东部的(de)紫荆山,由紫荆山景观路、山顶生态公园和紫荆朝旭迎宾广场组成(zǔchéng)。2021年,锦州市在紫荆山新建了一条全长10公里的登山步道,不仅提高(tígāo)了户外健身的承载能力,还对周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善,进一步美化了公园整体环境,并重现了锦州老八景(bājǐng)之一的“紫荆朝旭”。
每天晚饭后,于振国大爷(dàyé)都会和老伴来公园(gōngyuán)走上两圈,“现在的紫荆山公园和以前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(tiānrǎngzhībié),每次来这感觉(gǎnjué)都像进入了一个‘天然氧吧’。而且重修后的公园道路很宽敞,登山步道也很平缓,走起来一点也不累。”
“臭水沟”变“幸福河(hé)”
水(shuǐ)是城市的血脉。锦州市充分利用小凌河(línghé)、女儿河、百股河等河流的自然优势(yōushì),打造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水环境,再现了“锦水回纹、凌河烟雨”的城市美景。
这几年,锦州市以梯次推进的节奏,压茬实施(shíshī)小凌河生态治理,累计建成(jiànchéng)了54公里的滨河(bīnhé)生态廊道。在此基础上,又沿小凌河修建(xiūjiàn)了10余公里的绿化带,并将小凌河北岸129万平方米的河滩荒滩树林全部纳入进来,建设东湖森林公园。
市民在东湖(dōnghú)森林公园里健身。人民网记者周颂雪摄
公园集运动健身(jiànshēn)、亲水休闲、生态涵养于一体,88处(chù)球类场地(chǎngdì)、43组健身设施群、21座亲水观景台交叉林立。公园里活跃着冬泳、健步走、健身操等80余支群众健身队伍,夏季每天来这里(zhèlǐ)健身运动的人数超过5万人。
“今天的运动量(yùndòngliàng)够啦!”张顺全大爷披上外套,心满意足地说道。自从东湖森林公园建好后,这片水域就成了(le)游泳爱好者们的天然乐园。“前些年这地方就是(jiùshì)臭水沟、烂树林子,别说游泳了,路过我都绕着走。真没想到(zhēnméixiǎngdào)现在能变得这么美!”
为从根本上解决污水(wūshuǐ)直排问题,锦州市加大(jiādà)城市(chéngshì)黑臭水体整治力度,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,彻底消除生活污水收集空白区,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。
城市的水脉“清”起来,不仅提升了(le)市民的幸福感,也吸引了黑脸琵鹭、东方白鹳等众多(zhòngduō)珍稀鸟类到这里驻足、栖息。
在大凌河口滨海(bīnhǎi)湿地栖息的野生丹顶鹤。人民网记者周颂雪摄
大凌河口滨海湿地上,观鸟爱好者白雪努力压低嗓音,“看,是丹顶鹤!”顺着她手指的(de)方向,记者(jìzhě)看到,几十米(jǐshímǐ)开外,一只野生丹顶鹤正在芦苇荡中悠然觅食。“能这么近距离(jìnjùlí)地拍到野生丹顶鹤,实在是太幸运了!”白雪不停地按着快门。
曾经,由于围海养殖导致盐沼植被逐渐退化,大凌河入海口的(de)自然(zìrán)湿地生态系统功能(gōngnéng)受损。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弛介绍说,锦州市先后(xiānhòu)投入2100余万元实施大凌河口生态修复(xiūfù)项目,共修复滨海湿地190公顷,修复岸线1000米,有效遏制了滨海湿地植被的退化趋势,实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,“红滩绿苇、鸥(ōu)鹭齐飞”的画面又回来了。
有了(le)良好的生态底色,锦州市多管齐下,发力交通、绿化、管网改造等多个领域,精塑(jīngsù)肌理,让城市更宜居宜业。
2022年11月,东湖大桥建成,有效改善了小凌河(xiǎolínghé)两岸交通拥堵状况;2024年2月,福州街桥通车,增强(zēngqiáng)连接线与(yǔ)沿线相交(xiāngjiāo)道路节点的通行疏解能力;2024年8月,女儿河南大桥翻建完毕,更名为天鹅湖大桥,由原双向4车道升级(shēngjí)为双向6车道,大幅提升承载量。
随着一批桥梁相继竣工通车,锦州市完善城市路(lù)网的节奏也在加快。吉祥南街(jiē)、南京东路等多条“断头路”被打通;新民北街、太和街铺设沥青路面2.08万平方米,方砖5909平方米;全市维修沥青路面24.4万平方米,疏浚排水管线及(xiànjí)暗渠近(jìn)20公里……
基础设施的(de)改造升级,提升了城市的功能性和市民出行的便利性。“这两年新建(xīnjiàn)了不少桥,很多路段也平整翻修了,感觉开车上路心情都(dōu)更好了。”出租车司机薛成笑着说道。
为了提升地下管网(wǎng)系统的(de)安全性、可靠性和运行效率(xiàolǜ),锦州市持续对燃气管网、供水管网、供热管网和排水管网进行改造。王彪(wángbiāo)介绍说,2022年至今,锦州市已累计改造各种管网超过4300公里,有效减少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等各类问题,确保公共服务安全。
锦娘路(lù)西南角完成绿化景观提升改造。锦州市委宣传部供图
四年来,锦州市先后完成锦娘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、松坡路与锦朝街(jǐncháojiē)交叉口绿化等多个项目,建成40余处(yúchù)口袋(kǒudài)公园,打造出城市的“金边银角”,补齐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、老城区公园绿地不够的“短板”,让市民(shìmín)真正实现了开窗见绿、出门入园。
绵延数十公里的锦州滨河路(bīnhélù),以北普陀山南麓(nánlù)的锦凌水库为起点,沿着小凌河流域市区段穿城而过(chéngérguò),直至秀美的南山公园。漫步在滨河路上(shàng),锦州山水相依,绿树成荫,生态宜居的美好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。
(那其灼、王斯文、汤龙、邱宇哲、孝媛(xiàoyuàn)、周颂雪)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